說到冬天代表物,台灣雖然不像日本或歐美國家會下雪,但還是有很多專屬於這個季節的限定風景。從熱呼呼的美食到街頭常見的植物,這些元素總能讓人一秒感受到「啊~冬天真的來了」的氛圍。

先來聊聊吃的部分,冬天最幸福的就是來碗麻油雞薑母鴨啦!這些進補料理不只暖身,整條街飄散的香氣根本就是冬季限定。還有超商每年必出的草莓季甜點,粉嫩包裝一上架就讓人忍不住想收藏。另外像關東煮、燒仙草這些熱食攤位,生意總是特別好,因為大家都不想碰冷冰冰的東西嘛~

冬季美食 特色 常見場景
麻油雞 米酒香濃、暖胃 夜市、進補餐廳
草莓大福 季節限定甜點 超商、日式菓子店
燒仙草 可加花生粉圓 廟口夜市攤車

植物方面,雖然台灣冬天不會滿地枯黃,但有些植物特別活躍。像是山茶花在冷天開得最美,公園裡常看到大朵大朵的紅花;聖誕紅不用說,從12月開始就霸佔所有花店門口。最近這幾年很流行的銀柳盆栽,毛茸茸的銀芽擺在家裡超有年節氣氛,很多婆婆媽媽過年前都會買來佈置。

動物也有冬季限定風景喔!陽明山的繡眼畫眉冬天會成群下山覓食,愛鳥人士早就準備好相機守候。菜市場賣的烏魚子這時候最肥美,老饕都知道要挑冬至前後買。還有那些突然出現在街角的流浪貓,冷到縮成一團毛球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想餵罐罐。

說到冬季小物,毛毛襪暖暖包根本是怕冷族的救命恩人。最近很流行那種可以掛在脖子上的USB充電暖手寶,上班族幾乎人手一個。女生們的化妝包也會換季,保濕噴霧跟護唇膏消耗速度是夏天的三倍快,藥妝店這區總是擠滿人在補貨。

冬天代表物


天氣越來越冷,這時候最需要來點暖呼呼的美食啦!冬天必吃的10種台灣道地暖身美食,你都吃過了嗎?這些都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暖心料理,不僅能驅走寒意,還充滿濃濃的台灣味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讓人一想就流口水的好料,看看你吃過幾樣呢?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當然要提到薑母鴨,用老薑和米酒熬煮的湯頭超級暖胃,鴨肉燉得軟嫩入味,冬天來一鍋整個人都暖起來了。麻油雞也是經典,濃郁的麻油香氣配上嫩滑的雞肉,很多媽媽都會煮給家人補身體。還有藥燉排骨,中藥材的香氣完全滲入排骨裡,喝一口湯整個身子都熱起來了。

火鍋類的選擇也很多,像是臭臭鍋雖然味道特別,但熱騰騰的湯底配上豐富配料真的很過癮。羊肉爐則是很多人的最愛,帶皮羊肉燉得軟爛,湯頭濃郁不腥,冬天吃超適合。如果想來點清爽的,可以試試魷魚羹,Q彈的魷魚配上微辣的羹湯,暖身又開胃。

美食名稱 特色 推薦吃法
薑母鴨 老薑與米酒熬煮,湯頭濃郁 搭配麵線或高麗菜
麻油雞 麻油香氣十足,雞肉嫩滑 配飯或單喝湯都很棒
藥燉排骨 中藥材燉煮,滋補養生 建議連湯帶肉一起吃
臭臭鍋 特殊發酵香氣,配料豐富 一定要加辣更過癮
羊肉爐 帶皮羊肉,湯頭濃郁 搭配豆腐乳沾醬

除了這些,還有紅豆湯圓、燒仙草這些甜湯也是冬天必吃,熱呼呼的甜湯配上軟Q的湯圓,吃完心裡都暖暖的。關東煮也是很多人的最愛,蘿蔔、黑輪、米血糕在熱湯裡煮得入味,便利商店就能買到超方便。最後不能不提的就是牛肉麵了,濃郁的湯頭配上大塊牛肉,冬天來一碗超級滿足。這些台灣道地的暖身美食,每一樣都有它獨特的魅力,不知道你最愛的是哪一種呢?

台灣人冬天最愛去哪裡泡湯?北中南温泉勝地大公開!冬天一到,泡湯就是台灣人最愛的活動之一,從北到南都有超多選擇,不管你是想要豪華溫泉飯店還是平價湯屋,這篇直接幫你整理好,快來看看哪些溫泉勝地最受歡迎吧!

說到北部溫泉,絕對不能錯過北投和陽明山,這兩個地方交通超方便,搭捷運或公車就能到。北投溫泉區有超多日式風格的湯屋,像是加賀屋、瀧乃湯都是老字號,水質屬於白磺泉,泡完皮膚會變超滑嫩。陽明山則是有冷水坑、馬槽溫泉這些天然野溪溫泉,邊泡湯邊看山景超享受,而且價格相對親民很多。


中部溫泉最有名的就是谷關和廬山了,谷關溫泉的水質是碳酸氫鈉泉,對皮膚超級好,這邊的飯店像是谷關明治溫泉飯店、神木谷假期大飯店都很推薦。廬山溫泉則是在南投深山裡,環境清幽,溫泉屬於弱鹼性碳酸泉,泡起來特別舒服,還能順便去清境農場玩,根本是完美行程。

南部溫泉雖然比較少人知道,但其實關子嶺和四重溪溫泉都超棒!關子嶺的泥漿溫泉是全台唯一,黑黑的泥漿富含礦物質,泡完皮膚會變超好。四重溪溫泉則是日治時期就很有名,水質清澈無色無味,周邊還有牡丹水庫可以順便去走走。

地區 推薦溫泉 特色 水質類型
北部 北投溫泉 日式風情、交通便利 白磺泉
北部 陽明山溫泉 天然野溪、價格親民 硫磺泉
中部 谷關溫泉 飯店選擇多、周邊景點豐富 碳酸氫鈉泉
中部 廬山溫泉 深山環境、清幽靜謐 弱鹼性碳酸泉
南部 關子嶺溫泉 全台唯一泥漿溫泉 泥漿溫泉
南部 四重溪溫泉 歷史悠久、水質清澈 碳酸氫鈉泉

冬天泡湯除了暖和身體,選對溫泉還能讓皮膚變好,台灣從北到南都有超多選擇,不管是想要豪華享受還是親近自然,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溫泉。下次規劃冬日小旅行時,別忘了把這些溫泉勝地列入考慮,保證讓你的冬天暖呼呼又放鬆!

冬天代表物

為什麼台灣人冬天特別愛吃薑母鴨?原來有這些好處

每到寒流來襲,台灣街頭的薑母鴨店總是擠滿人潮,熱氣蒸騰的場景簡直就是冬天限定風景。這種用老薑、米酒和鴨肉慢燉的料理,之所以能成為台灣人的禦寒首選,除了香氣逼人之外,其實還藏著不少老祖宗的智慧。傳統中醫認為,老薑能驅寒暖胃,鴨肉性質溫和,兩者搭配特別適合台灣濕冷的天氣,吃完從腳底暖到頭頂的感覺,絕對不是普通火鍋能比的。

薑母鴨的食材組合可不是隨便配的,每樣材料都有它的道理。老薑要用到足量才能逼出辛辣感,這種辛辣成分「薑辣素」能促進血液循環;鴨肉富含蛋白質和鐵質,特別適合需要補氣血的人;再加上米酒的催化作用,讓整鍋湯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。很多婆婆媽媽還會自己加料,像是高麗菜、凍豆腐、米血糕,吸飽湯汁後吃起來更過癮。

主要食材 功效 適合族群
老薑 驅寒暖胃、促進血液循環 手腳冰冷者
鴨肉 滋陰補虛、富含鐵質 貧血、易疲勞者
米酒 活血、幫助營養吸收 血液循環不佳者

吃薑母鴨最講究的就是那個湯頭,店家通常會用甘蔗頭或中藥材當湯底,熬煮好幾個小時讓鴨肉精華完全釋放。老饕們都知道,第一輪要先喝原湯,感受濃郁的薑味和酒香,等食材下鍋煮過之後,湯頭會越煮越甜。有些人怕酒味太重,其實長時間燉煮後酒精早就揮發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是溫潤的香氣,連小朋友都能喝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薑母鴨畢竟是溫補料理,體質燥熱或正在感冒發燒的人可能要酌量食用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