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PTT上看到很多人在問「買房要準備多少錢ptt」,這個問題真的超重要!畢竟買房是人生大事,錢沒算清楚可能會很慘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資訊,幫你搞清楚到底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買房。
首先,頭期款絕對是最大的一筆支出。以台灣目前的行情來說,新成屋大概要準備房屋總價的20%~30%,中古屋則是20%左右。不過這還不是全部喔,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要算進去。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好了:
費用項目 | 佔總價比例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頭期款 | 20%~30% | 依房屋類型不同 |
契稅/印花稅 | 約0.1%~0.2% | 過戶時要繳的 |
代書費 | 約1~2萬 | 辦理過戶手續的費用 |
仲介費 | 1%~2% | 買中古屋才需要 |
裝潢費 | 視情況 | 通常抓50~100萬起跳 |
家具家電 | 視情況 | 至少也要準備20~30萬 |
除了這些固定支出,還要考慮到每個月的房貸還款。一般建議房貸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/3,不然生活品質會受影響。比如說你月收入6萬,那每個月房貸最好不要超過2萬,這樣才不會過得太辛苦。
另外很多人會問「100萬頭期款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?」這個問題。簡單算一下,如果準備100萬當頭期款(抓總價20%),那大概可以買500萬左右的房子。但這只是很粗略的估算,實際情況還要看你的收入、信用狀況,以及銀行願意貸多少給你。
買房前真的要精打細算,建議可以先上網用房貸試算工具跑看看,或是直接去銀行問問看能貸到多少錢。畢竟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,別人適合的不一定適合你。記得要留點預備金,裝潢、家具這些開銷加起來也是很可觀的!
最近在PTT房版掀起熱烈討論的「買房頭期款到底要準備多少?PTT網友熱議金額大公開」話題,讓很多首購族開始認真盤算自己的購屋預算。台灣房價這幾年漲得兇,光是頭期款就讓不少年輕人壓力山大,網友們分享的經驗談真的超實用,今天就來整理給大家參考!
從討論串中可以發現,頭期款金額跟地區、屋齡、貸款成數都有很大關係。雙北的網友普遍表示至少要準備200-300萬才比較有選擇空間,中南部雖然房價較低,但現在新建案頭期款也都要抓個150萬起跳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除了頭期款外,還要預留仲介費、契稅、代書費等雜支,這些加起來大概還要多準備房價的5-8%左右。
這邊整理幾個PTT網友分享的實際案例給大家參考:
地區 | 房屋總價 | 頭期款金額 | 貸款成數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台北市中古 | 1800萬 | 360萬 | 8成 | 30年公寓 |
新北市預售 | 1200萬 | 240萬 | 8成 | 含車位 |
台中市新成 | 980萬 | 196萬 | 8成 | 兩房小宅 |
高雄市中古 | 650萬 | 130萬 | 8成 | 20年華廈 |
很多網友都建議,與其糾結要存到「完美」的頭期款金額,不如先評估自己每月還款能力。現在銀行貸款方案很多,有些甚至可以貸到85成,但月付金就會比較高。也有資深房仲網友提醒,看到喜歡的房子時,頭期款最好比預估的多準備1-2成,這樣議價時會更有彈性,不會因為差那幾十萬而錯失好物件。
最近央行升息讓房貸利率往上調,這點也要納入考量。有網友分享自己原本預估的月付金,因為利率調升每個月要多繳3千多,差點就超出負擔能力。所以除了頭期款外,最好也要預留至少半年的房貸周轉金,避免遇到突發狀況時措手不及。
為什麼PTT都説買房自備款要抓總價3成?真相是…其實這個說法在台灣房市流傳很久了,但很多人不知道背後的原因。簡單來說,3成自備款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緩衝空間,讓你不會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。現在就來看看實際狀況是怎樣,還有為什麼這個數字會被大家當成標準。
首先要知道,銀行貸款通常最高只會給到7成,剩下的3成當然就是要自己準備。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算法,實際上還要考慮到其他隱藏成本。像是仲介費、契稅、代書費這些雜支,加一加可能又要吃掉你1-2%的總價。更別說裝潢、家具這些後續開銷,所以老司機們才會建議多準備一點比較保險。
來看看這個表格,幫你快速了解買房要準備哪些錢:
項目 | 佔總價比例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頭期款 | 20-30% | 銀行貸款通常7-8成 |
仲介費 | 1-2% | 買方通常付1% |
契稅 | 6-12% | 看房屋類型而定 |
裝潢費 | 5-15% | 看個人需求 |
另外要注意的是,現在房價這麼高,很多人為了買房會把自備款壓到最低,甚至只準備2成。但這樣做風險很大,因為每個月房貸會變很重,萬一遇到利率調升或是工作不穩定,很容易就會周轉不過來。PTT上的老手們看過太多案例,所以才會一直強調3成這個數字。
其實這個3成也不是硬性規定,主要還是要看個人財務狀況。如果你有其他投資或是收入很穩定,當然可以彈性調整。但對一般上班族來說,3成確實是個比較不會讓生活品質掉太多的數字。畢竟買房是長期抗戰,與其把自己逼得太緊,不如穩紮穩打來得安心。
首購族如何存到買房頭期款?小資族5年存錢計畫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,但現實中總覺得離目標好遠。其實只要掌握方法,月薪3、4萬的小資族也能慢慢累積出屬於自己的頭期款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際可行的存錢技巧,讓你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,一步步靠近買房目標。
第一步:先搞清楚自己要存多少
以台北市來說,中古屋頭期款大概要準備200-300萬,新北市可能150-250萬左右。建議可以先上房仲網站看看自己理想區域的房價,抓個2-3成來當作目標。比如想買總價1000萬的房子,頭期款就要存200萬,5年下來平均每月要存3.3萬左右。
每月收支分配表
項目 | 比例 | 月薪4萬範例 |
---|---|---|
必要生活費 | 50% | 20,000 |
儲蓄 | 30% | 12,000 |
娛樂休閒 | 15% | 6,000 |
緊急預備金 | 5% | 2,000 |
第二步:養成記帳習慣
很多人覺得記帳很麻煩,但其實現在有很多APP可以自動分類消費,像發票存載具後都能自動匯入。重點是要找出那些「不小心就花掉」的錢,比如每天一杯手搖飲、衝動購物、或是訂閱了根本沒在用的服務。建議可以把這些非必要開銷轉存到另一個帳戶,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。
第三步:開設專用戶頭
把儲蓄和日常開銷的帳戶分開很重要,最好是開一個不能輕易動用的數位帳戶,像是有些銀行提供高利活存,利率有1.5%以上。另外也可以考慮定期定額投資穩健的ETF,雖然有波動風險,但長期來看報酬率會比放定存好。記得要設定自動轉帳,薪水一入帳就先存錢,剩下的才是能花的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