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「巒成語」,大家可能會先想到那些描繪山巒美景的成語。台灣四面環山,從阿里山到玉山,這些壯麗的山景不僅是觀光勝地,更深深影響著我們的語言文化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跟「巒」有關的成語,這些詞彙不僅優美,還能用在日常對話中增添文采呢!

先來看看幾個常見的「巒」字成語:

成語 意思 例句
層巒疊嶂 形容山勢重疊起伏 從合歡山望去,真是層巒疊嶂,美不勝收
峰巒如聚 形容群山聚集的壯觀景象 太魯閣的峰巒如聚,吸引無數攝影愛好者
巒嶂起伏 指山勢高低不平,連綿不斷 陽明山的巒嶂起伏,適合周末來趟小爬山

這些成語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,其實在台灣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得到。比如跟朋友約去爬山時,就可以說「這條步道沿途層巒疊嶂,風景超美的!」或是看到山景照片時感嘆「這張把峰巒如聚的氣勢都拍出來了!」用這些成語來形容台灣的山景特別貼切,因為我們的山真的就是這麼美啊!

說到「巒」這個字本身,在《漢典》中的解釋是指「小而尖的山」,但在成語中常常用來泛指山脈。台灣的地形多山,從北到南到處都能看到「巒」的身影,難怪會有這麼多相關的成語流傳下來。下次看到山景時,不妨試著用這些「巒成語」來形容,會讓你的描述更有意境喔!

巒成語


1. 什麼是巒成語?台灣人最常搞混的5個例子

大家平常講話或寫文章時,應該都有遇過那種「聽起來很像但意思差很多」的成語吧?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「巒成語」啦!簡單來說,巒成語就是發音或寫法相近,但實際意思完全不同的成語組合。台灣人因為從小學習的關係,特別容易把這幾組成語搞混,有時候連老師都會不小心用錯呢!

先來看個經典例子:「不脛而走」和「不徑而走」,這兩個成語只差一個字,但意思差超多!「不脛而走」是指消息傳得很快,而「不徑而走」根本就不是正確的成語。這種細微的差異,真的會讓人一個不小心就用錯,尤其是在趕時間寫報告或傳訊息的時候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整理出5組台灣人最常搞混的巒成語,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:

正確成語 常見錯誤 正確意思 錯誤用法
不脛而走 不徑而走 消息傳播迅速 錯誤寫法
按部就班 按步就班 依照程序做事 常見錯別字
如火如荼 如火如茶 形容氣勢旺盛 因發音相似而誤用
首屈一指 手屈一指 最好的、第一的 常見錯別字
再接再厲 再接再勵 繼續努力不懈 因「勵」字聯想而誤用

這些成語搞混的情況真的很常見,尤其是在網路時代大家打字求快的狀況下。像是「按部就班」寫成「按步就班」,因為「步」和「部」發音一樣,很多人根本沒發現自己寫錯了。還有「如火如荼」和「如火如茶」這組,因為「荼」這個字比較少見,很多人就直接用常見的「茶」字代替,結果整個意思就變得很奇怪。

另外像是「首屈一指」和「手屈一指」這組也很有趣,雖然「首」和「手」發音不同,但因為「屈」這個動作讓人直覺聯想到「手」,所以很多人會不小心寫錯。其實「首屈一指」的「首」是「首先」的意思,指的是排名第一,跟手完全沒關係喔!

2. 為什麼台灣人愛用巒成語?背後的文化意義

每次跟台灣朋友聊天,總會聽到幾句「巒成語」穿插其中,像是「吃飽太閒」、「頭殼壞去」這種在地人才懂的趣味用法。2. 為什麼台灣人愛用巒成語?背後的文化意義其實跟我們的社會氛圍超有關!這種融合閩南語和國語的混搭用法,不只讓對話更有溫度,還藏著台灣人特有的幽默感和生活智慧。


仔細觀察會發現,巒成語最常出現在輕鬆的場合。比如同事抱怨工作太多時,可能會說「做到快往生」,這種誇張又帶點自嘲的說法,反而能讓壓力瞬間減半。台灣人用這種方式表達情緒,既不會太嚴肅,又能精準傳達當下的感受。而且這些成語通常都有畫面感,像「龜毛」形容人挑剔、「落漆」說事情搞砸,光聽詞彙就能想像情境,根本是語言版的emoji!

巒成語 意思 使用情境
哭餓 誇張抱怨 朋友耍廢不想上班時
靠北 表達不滿 遇到荒謬事件脫口而出
爽爽der 非常享受 休假躺沙發追劇時

這種語言習慣也反映台灣的多元文化背景。早期移民帶來的閩南語,加上後來的外省文化、原住民語言,混搭出獨特的語彙系統。年輕人更愛把巒成語玩出新花樣,像「是在哈囉」這種中西合璧的用法,根本是台灣版的語言創意大賽!而且這些詞彙會隨時代進化,十年前說「很台」可能是貶義,現在反而變成潮流的代名詞。

講到這裡就想到,上次阿嬤聽我說「這便當hen可以」,還一臉困惑問「hen是誰?」這種世代間的語言差異也超有趣。其實每個巒成語背後都有故事,像「凍未條」源自日語發音,「阿雜」跟台語「礙事」有關,用這些詞的時候,不知不覺就把文化記憶傳承下去了呢!

巒成語

3. 如何正確使用巒成語?資深國文老師教你3招

每次寫作文或講話想用成語時,是不是常常卡住不知道怎麼用才對?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資深國文老師傳授的3個實用技巧,讓你用成語不再出糗!這些方法都是老師在課堂上反覆強調的重點,學會後保證讓你的語文能力大躍進。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搞懂成語的真正意思。很多同學會犯的錯誤就是只看字面意思亂用,比如把「罄竹難書」當成「寫很多書」的意思,這可就鬧笑話啦!建議大家查成語時一定要看完整解釋和典故來源,最好還能記住一兩個經典例句。像下面這個表格就整理了幾組常被誤用的成語:

成語 常見誤解 正確意思
三人成虎 很多人變成老虎 謠言重複多次會被當真
七月流火 天氣很熱 天氣轉涼的徵兆
空穴來風 沒有根據 事出有因

第二招是注意成語的感情色彩。有些成語自帶褒貶意味,用錯場合會很尷尬。比如「罄竹難書」其實是形容罪行多到寫不完,帶有強烈負面意思,要是用來稱讚別人就完蛋了!平常可以多觀察報章雜誌怎麼使用這些成語,慢慢培養語感。

最後要提醒大家成語不能隨便改字。雖然現在網路用語很流行亂改成語(像「無言以對」變成「無鹽以對」),但在正式場合或考試時千萬別這樣玩。曾經有學生在作文寫「騎虎難下」改成「騎馬難下」,直接被扣了5分,超級划不來啊!記住原汁原味的成語才能展現你的語文素養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