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夜市看到小朋友們圍著水族箱唱著「兩頭尖尖這麼大個」,突然想起小時候跟著阿嬤去海邊抓螃蟹的回憶。那些橫著走的傢伙,兩隻大螯揮啊揮的,還真的就像兒歌裡唱的那樣可愛。
說到螃蟹,台灣人最熟悉的莫過於這幾種常見品種:
品種 | 特色 | 最佳品嚐季節 |
---|---|---|
花蟹 | 殼上有漂亮花紋,肉質鮮甜 | 夏末秋初 |
三點蟹 | 背殼有三個明顯斑點,蟹膏濃郁 | 中秋前後 |
紅蟳 | 母蟹膏黃飽滿,適合做麻油紅蟳 | 冬季 |
處女蟳 | 未交配的母蟹,肉質特別細嫩 | 全年皆有 |
記得第一次抓螃蟹時,阿公教我要從後面輕輕捏住殼的兩側,才不會被那對「兩頭尖尖」的大螯夾到。那時候還傻傻地想,為什麼螃蟹要長得這麼不對稱,走路還要橫著走,現在想想真是童趣十足。
台灣人吃螃蟹可是很有講究的,從清蒸、鹽焗到熱炒,每種做法都能帶出不同的風味。特別是那個蟹膏,用筷子輕輕一挑,金黃色的膏體緩緩流出的畫面,光想就讓人流口水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螃蟹性寒,吃的時候最好配點薑醋或是溫熱的黃酒,才不會傷胃喔!
海產店的老闆說,挑螃蟹要看活力,那些在池子裡張牙舞爪的通常最新鮮。我有次還看到一隻特別兇的,大螯舉得老高,簡直就是在表演「兩頭尖尖這麼大個」的實境版,逗得在場的客人都笑了出來。
1. 兩頭尖尖這麼大個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童年回憶大解密
還記得小時候放學路上,總會被那個兩頭尖尖、外殼硬梆梆的神祕果實吸引嗎?沒錯!就是讓無數台灣小孩又愛又恨的「蒲葵果」,俗稱「蒲葵子」或「扇椰子」。這種長在路邊行道樹上的果實,可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啊!
每次看到地上掉落的蒲葵果,小朋友們總會忍不住撿起來把玩。它的形狀超特別,兩端尖尖的像顆橄欖,但體積卻大得多,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很有份量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那層粗糙的褐色外皮,摸起來超有質感,有時候還會沾滿黏黏的樹脂呢!
特徵 | 描述 | 童年玩法 |
---|---|---|
形狀 | 兩頭尖尖,橢圓形 | 當作子彈互丟 |
大小 | 約5-8公分長 | 收集比賽看誰撿到最大顆 |
外皮 | 粗糙硬殼,深褐色 | 用石頭敲開看裡面長怎樣 |
氣味 | 淡淡的樹脂香 | 當成天然芳香劑放書包裡 |
記得最瘋狂的就是和小夥伴們把蒲葵果當成「天然武器」互丟,雖然被砸到超痛,但大家還是玩得不亦樂乎。有時候運氣好撿到剛掉下來的新鮮果實,還會偷偷用石頭砸開,想看看裡面到底長什麼樣子,結果通常只會看到一團纖維狀的物質和幾顆小小的種子,讓人超級失望!不過這種探險的過程才是最好玩的啦~
放學路上看到阿嬤拿著掃把在清掃掉落的蒲葵果時,總會忍不住過去幫忙,其實是想趁機多撿幾顆漂亮的帶回家收藏。有些手巧的同學還會把果實外殼洗乾淨,做成吊飾或鑰匙圈,雖然最後都會發霉被媽媽扔掉,但那個創作的過程真的超有成就感的!現在想想,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,竟然裝滿了我們這麼多快樂的回憶。
2. 為什麼兒歌裡總唱『兩頭尖尖這麼大個』?原來跟螃蟹有關。這句歌詞其實是台灣早期漁村生活的縮影,小朋友們傳唱時可能不知道,但這描述的就是我們台灣海邊常見的「蟳仔」(螃蟹)啦!
老一輩的漁民說,這首兒歌是從討海人的順口溜演變來的。以前漁民抓到螃蟹時,為了讓孩子們記住特徵,就用「兩頭尖尖」形容螃蟹的螯,「這麼大個」則是描述牠鼓鼓的身軀。這種生動的比喻方式,不知不覺就變成傳唱幾十年的經典兒歌了呢!
歌詞片段 | 對應螃蟹部位 | 實際觀察特徵 |
---|---|---|
兩頭尖尖 | 螯足 | 前端分叉像剪刀 |
這麼大個 | 甲殼 | 圓鼓鼓會隨成長脫殼 |
眼睛黑溜溜 | 眼柄 | 可伸縮的複眼 |
仔細想想還真有意思,這些兒歌其實藏著台灣人的海洋記憶。像我們台南安平、屏東東港這些漁港地區,老一輩還會邊唱邊教孫子怎麼挑新鮮的螃蟹:「要選螯足有力的,殼摸起來厚實的」,根本是生活智慧包在旋律裡啊!現在海鮮餐廳老闆聽到客人哼這首歌,都會會心一笑說「內行的喔」,因為這歌詞根本就是挑螃蟹的標準嘛。
下次帶小朋友去海邊玩,不妨指著沙灘上的螃蟹考考他們:「你看!這是不是歌裡唱的兩頭尖尖?」保證孩子們會瞪大眼睛驚呼:「真的耶!」這種代代相傳的在地知識,比課本上的生物圖鑑更有溫度呢。
3. 如何用『兩頭尖尖這麼大個』教小朋友認識螃蟹?這個問題其實可以透過遊戲互動來解決。台灣海邊常見的螃蟹是很好的教學素材,先帶孩子觀察活體螃蟹的動作特徵,再搭配這句順口溜,保證小朋友玩得開心又學得快!
首先準備一張海報紙,畫出螃蟹基本構造,邊畫邊用台語唸「兩頭尖尖這麼大個」(nn̄g-thâu tsiam-tsiam tsit-má tuā-ê),讓孩子跟著複誦。這種押韻的語句最容易讓小朋友記住螃蟹的特徵。實際教學時可以這樣分解:
順口溜段落 | 對應身體部位 | 互動動作 |
---|---|---|
兩頭尖尖 | 螯足 | 雙手比出鉗子開合 |
這麼大個 | 甲殼 | 張開雙臂環抱 |
橫行霸道 | 八隻步足 | 側身走路模仿 |
帶孩子到潮間帶實地觀察時,可以玩「找找看」遊戲:「你看!那隻躲在石頭下的螃蟹是不是『兩頭尖尖』啊?」當孩子發現螯足特徵時,立刻接「這麼大個」指著牠隆起的甲殼。記得提醒小朋友觀察螃蟹怎麼「橫行霸道」,他們會發現螃蟹真的是斜著走路,這時候再解釋因為步足關節構造特殊,所以不能像人類一樣直行。
如果遇到害羞的螃蟹突然鑽進沙裡,正是教導「退潮時躲在濕沙裡」習性的好機會。建議隨身帶小水桶和鏟子,等螃蟹自己出現時,用順口溜複習特徵:「哇!牠又出來啦!兩頭…」小朋友通常會興奮地接「尖尖!」這時候就可以順勢補充其他知識,像是公母蟹的腹甲形狀差異,或是螯足大小與求偶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