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樓梯高度你該知道的事

在台灣裝修房子或看房時,一般樓梯高度是很多人會忽略卻很重要的細節。樓梯踏面高度直接影響上下樓的舒適度,太高會讓人爬得很累,太低又會讓樓梯變得太長佔空間。根據建築法規,台灣常見的住宅樓梯踏面高度通常在16-18公分左右,這個範圍是經過人體工學計算的結果。

說到樓梯設計,其實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。除了踏面高度外,踏面深度也很重要,通常建議在26-30公分之間。這樣搭配起來,走起來才會順腳。我朋友之前裝潢就遇到設計師把踏面做太淺,結果下樓時常常會踩空,後來只好花錢重做,真的超虧的!

樓梯部位 建議尺寸範圍 法規標準
踏面高度 16-18cm ≦20cm
踏面深度 26-30cm ≧24cm
扶手高度 75-85cm 75-90cm

樓梯扶手的高度也是很多人會問的問題。台灣法規規定要在75-90公分之間,但實際裝修時,建議可以根據家人的身高來調整。像我家有小朋友,就特別在主要扶手下方再加裝一道50公分高的副扶手,這樣小孩上下樓也比較安全。樓梯轉角處的平臺寬度也要注意,至少要跟樓梯寬度一樣,不然搬家具時會卡住很麻煩。

如果是做樓中樓或夾層,樓梯設計就更要講究了。除了要符合法規,還要考慮整體空間感。現在很流行做懸浮式樓梯或鏤空踏階,看起來很時尚,但這種設計的踏面高度更要精準計算,不然會很容易踩空。之前去參觀一個建案,他們的創意樓梯做得超美,但實際走起來卻不太順,就是因為沒考慮到實際使用時的舒適度。

一般樓梯高度


一般樓梯高度標準是多少?台灣法規這樣規定,這其實是很多人在裝修或買房時會遇到的疑問。台灣的建築技術規則對於樓梯設計有明確規範,主要是為了確保行走安全性和舒適度。如果你正在規劃居家空間或是商業場所,這些細節真的要注意,不然踩起來不舒服還可能有安全隱患呢!

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規定,樓梯的「踏面」(就是你踩的那塊平面)和「級高」(就是每階的高度)都有標準範圍。一般住宅最常見的配置是級高18公分左右,踏面最少要有26公分。不過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建築用途啦,像公共建築的標準就會更嚴格一些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:

建築類型 級高標準(公分) 踏面最小寬度(公分)
一般住宅 16-18 26
集合住宅 18以下 26
公共建築 16以下 28
學校/醫院 15以下 30

要注意的是,同一層樓的所有樓梯階高必須一致,不能有的高有的低,這樣走起來才不會容易絆倒。而且法規還規定連續級高超過3公尺就要設置平台,讓走累的人可以稍微休息一下。這些小細節雖然看起來不起眼,但真的會影響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喔!

另外啊,如果是老房子要重新裝修,有時候會遇到原本的樓梯不符合現行法規的狀況。這時候建議找專業的建築師或設計師評估,看是要整個打掉重做還是可以透過其他方式改善。畢竟安全最重要,千萬不要為了省錢或省事就隨便處理,到時候跌倒受傷就划不來了。

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樓梯高度不能隨便設計?安全考量大解析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安全息息相關。每次爬樓梯覺得特別累或是容易踩空,很可能就是樓梯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。台灣的建築法規對樓梯其實有嚴格規範,這些規定都是經過專業計算和實際經驗累積來的,為的就是讓大家上下樓更安全、更舒適。


首先來看看樓梯的「踏面」和「級高」這兩個關鍵尺寸。踏面就是我們腳踩的平面部分,級高則是每一階的高度差。這兩個尺寸如果搭配不好,走起來就會很吃力。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規定,一般住宅樓梯的級高最好在16-18公分之間,踏面則要有26-30公分。這個範圍是經過反覆測試,最符合台灣人平均步幅和膝蓋彎曲角度的設計。

樓梯類型 建議級高(公分) 建議踏面(公分) 適用場所
住宅樓梯 16-18 26-30 一般住家
公共樓梯 15-17 28-32 學校、辦公室
緊急樓梯 不超過18 不小於26 逃生通道

除了尺寸之外,樓梯的設計還要考慮很多細節。比如說級高必須要一致,不能有些階比較高、有些比較矮,這樣很容易讓人踩空跌倒。另外樓梯的傾斜角度也很重要,太陡的樓梯走起來會很費力,老人家或小孩尤其危險。一般建議樓梯的斜度要在30-35度之間,這個角度上下樓最省力。

台灣氣候潮濕,樓梯的防滑設計也不能馬虎。特別是戶外樓梯或是公共場所,踏面最好要做防滑處理,像是加防滑條或使用粗糙面材質。有些老舊公寓的樓梯磁磚光滑又磨損,下雨天特別容易滑倒,這就是典型的危險設計。現在新建案都會特別注意這點,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

一般樓梯高度

家裡裝修時,樓梯高度該怎麼抓才符合人體工學?這個問題其實關係到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和安全性。樓梯不是隨便做做就好,高度和深度都要仔細計算,走起來才不會卡卡或是容易跌倒。台灣常見的住宅樓梯,其實有一套基本的設計原則可以參考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重點。

首先,樓梯的「踏面」和「踢面」這兩個名詞要先搞清楚。踏面就是我們腳踩的那塊平面,踢面則是兩階之間的垂直高度。根據台灣建築技術規則,建議的尺寸範圍如下:

項目 建議尺寸範圍 備註
踏面深度 26-30公分 小於26公分容易踩空
踢面高度 16-18公分 超過20公分會太吃力
樓梯寬度 至少75公分 單人通行基本需求

實際設計時,踏面和踢面要互相搭配。舉例來說,如果踢面做比較高(像是18公分),踏面就要相對加深到30公分左右,這樣走起來才會順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同一段樓梯的所有階梯,高度和深度都要一致,不然很容易讓人踩空或絆倒。

家裡有老人或小孩的話,建議把踢面控制在16公分左右會比較安全。我自己幫客戶設計時,最常用的組合是踏面28公分搭配踢面17公分,這個比例大多數人走起來都很舒服。樓梯的坡度也很重要,理想是落在30-35度之間,太陡的話上下樓會很吃力,特別是搬東西的時候更危險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