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熱到爆,走在路上總能聽到「唧唧唧」的蟬叫聲,到底這些小傢伙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叫呢?其實蟬叫聲原因超級有趣,根本就是昆蟲界的求愛大作戰啊!而且你知道嗎?只有公蟬會叫,母蟬是完全安靜的淑女喔~
先來個簡單表格讓大家秒懂蟬發聲的關鍵:
部位名稱 | 功能說明 | 有趣小知識 |
---|---|---|
鼓膜器 | 腹部兩側的發聲器官 | 每秒能震動300-400次 |
共鳴室 | 放大聲音的空腔 | 像是自帶擴音喇叭 |
肌肉群 | 快速收縮帶動鼓膜 | 溫度越高叫得越嗨 |
這些小傢伙可不是隨便叫叫的,牠們的鳴叫可是有重要任務的!公蟬會用獨特的叫聲來吸引母蟬注意,每種蟬的叫聲頻率都不一樣,這樣才不會搞錯對象。而且天氣越熱牠們叫得越起勁,因為高溫能讓牠們的肌肉活動更靈活,聲音也傳得更遠。有時候一整群蟬一起叫,音量可以達到90分貝,簡直比摩托車還吵!
住在都市的朋友可能比較少聽到蟬鳴,但如果你去郊外或山區,特別是夏天的午後,那個蟬叫聲簡直像交響樂一樣。有趣的是,有些種類的蟬還會輪流叫,好像約好一樣不會同時發聲,這樣才不會互相干擾。下次聽到蟬叫的時候,不妨仔細聽聽看,說不定你能分辨出不同種類的蟬呢!
說到聲音,其實人類的耳朵有時候也會出現類似蟬鳴的聲音,醫學上叫做耳鳴。不過這跟真正的蟬叫可是兩回事,要是耳朵長期出現嗡嗡聲,可能就要去看醫生了。但別擔心,戶外那些熱情的小歌手們,牠們的健康好得很,叫得越大聲代表越有活力呢!
為什麼夏天總是聽到蟬在叫?原來是這個原因
每次夏天一到,窗外就會傳來「唧唧唧」的蟬鳴聲,有時候大中午的還特別吵,讓人想睡個午覺都不行。其實這些蟬不是在亂叫,牠們可是有重要任務在身的!蟬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地下,等到夏天才會爬出來,所以我們才會在這個季節特別常聽到牠們的聲音。
蟬叫主要是為了找對象啦!公蟬會用腹部特殊的發音器發出聲音來吸引母蟬,就像在開相親大會一樣。而且你知道嗎?不同品種的蟬叫聲都不一樣,有的像電鑽聲,有的像哨子聲,下次仔細聽聽看就能分辨出來喔!
蟬的品種 | 叫聲特徵 | 出現時間 |
---|---|---|
熊蟬 | 連續高頻「唧唧」聲 | 6-9月正午時段 |
蟪蛄 | 短促「吱吱」聲 | 7-8月傍晚時分 |
薄翅蟬 | 低沉「嗡嗡」聲 | 5-7月清晨時段 |
這些小傢伙其實很可憐,牠們在地底下要待上好幾年,有的甚至要17年才能出來見世面。等到終於爬出地面,成蟲的壽命卻只有短短2-4週,所以當然要把握時間拼命叫啊!而且溫度越高牠們叫得越起勁,這就是為什麼大熱天蟬鳴特別吵的原因。
下次聽到蟬在叫的時候,不妨仔細觀察看看。你會發現牠們通常停在樹幹上,叫的時候整個腹部都會震動,有時候叫到一半還會突然停下來,好像是在休息一樣。這些小細節都讓夏天的蟬鳴變得更有趣了呢!
最近走在路上總是被「唧唧唧」的聲音包圍,你有沒有好奇過「蟬叫聲到底從哪裡來?台灣常見品種大公開」呢?其實這些聲音都是雄蟬在求偶啦!牠們靠腹部發音膜震動發出聲音,每種蟬的叫聲都像專屬主題曲,超級有趣。台灣從平地到高山都能聽到不同蟬鳴,夏天根本是免費的自然交響樂場~
先來破解蟬叫聲的祕密!那個響到讓人耳鳴的聲音,是雄蟬腹部兩片「鼓膜」快速震動產生的。不同品種震動頻率差很多,有的像電鑽聲,有的像鳥叫,下次聽到可以猜猜是哪種蟬在開演唱會。特別的是,蟬鳴會隨溫度變化,越熱叫越嗨,難怪中午總是特別吵XD
台灣常見的蟬大概有這幾種,幫大家整理成表格比較好懂:
品種名稱 | 出現季節 | 叫聲特色 | 出沒地區 |
---|---|---|---|
熊蟬 | 5-9月 | 「威~油~」拖長音 | 低海拔樹林 |
薄翅蟬 | 6-8月 | 連續「唧唧唧」 | 都會區公園 |
台灣騷蟬 | 全年 | 急促「滋滋滋」 | 中南部常見 |
草蟬 | 7-9月 | 細小「嘶~」聲 | 草叢灌木區 |
蟪蛄 | 4-6月 | 清脆「鈴鈴鈴」 | 山區步道 |
住在都市的朋友對薄翅蟬最熟悉,牠們超愛黏在行道樹上,叫聲像壞掉的警報器。有次我在大安森林公園錄到三種蟬同時合唱,根本是天然ASMR!山區的蟪蛄叫聲就很療癒,像風鈴聲一樣清脆,這種蟬身體會反光,陽光下看起來像寶石。
想近距離觀察蟬的話,清晨最適合去找「蟬蛻」。牠們羽化時會把金色外殼留在樹幹上,超多小朋友暑假作業都在收集這個。記得有次在阿里山看到整排蟬蛻掛在欄杆,遠看還以為是什麼藝術裝置咧~
最近走在路上總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蟬鳴聲,讓人好奇什麼時間最容易聽到蟬鳴?季節性活動全解析。其實蟬鳴跟溫度、濕度關係超大,在台灣最常聽到牠們開演唱會的時段就是夏天啦!特別是6月到9月這段期間,只要氣溫超過28度,這些小傢伙就會開始大合唱,而且越熱叫得越嗨,根本就是天然的高溫警報器。
蟬的種類不同,出現的時間也不太一樣。像台灣最常見的黑蚱蟬通常從5月就開始活動,而熊蟬則要等到7月才會加入這場夏日音樂會。最特別的是薄翅蟬,牠們偏愛在傍晚時分開唱,跟其他白天吵鬧的親戚們剛好錯開時段。
蟬種名稱 | 主要活動月份 | 偏好時段 | 叫聲特徵 |
---|---|---|---|
黑蚱蟬 | 5-9月 | 上午10點至下午3點 | 連續高頻”吱──”聲 |
熊蟬 | 7-9月 | 正午前後 | 低沉”嗚嗚”聲 |
薄翅蟬 | 6-8月 | 黃昏5-7點 | 短促”唧唧”聲 |
想要好好觀察蟬的話,記得挑選樹木茂密的公園或郊區,特別是有樟樹、榕樹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。這些小音樂家們最愛停在樹幹上,有時候運氣好還能看見牠們正在脫殼的過程,那個半透明的蟬殼掛在樹皮上的樣子真的很神奇。蟬鳴聲其實是雄蟬在求偶,所以如果你聽到特別大聲的合唱,那附近肯定有很多單身漢在努力找對象呢!